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和《河南省“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有关要求,扎实推进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学科专业建设,完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10月27日上午,信息工程学部在信工楼03502会议室成功组织召开了应用型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专题学习报告会。本次会议由院长王新收主持,副院长吕永飞、副院长袁帅、副院长孙岚岚以及公共计算机教研部教师共同参与。
会上,公共计算机教研部负责人邱志远老师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及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等核心议题,系统分享了研讨会上学习到的主要内容和精髓。详细介绍了“AI通识课+微专业”的创新培养模式、分类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以及多个典型实践教学案例,重点阐述了面向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通识教育适配路径与渐进式培养机制。

汇报结束后,针对我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的系统设计展开深入讨论。王院长强调,要深入思考如何让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内容与各专业特色有效结合,真正赋能学生专业成长,同时明确提出,课程设计需立足我校办学特色,加快推进校本人工智能通识教材的编写工作,构建符合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体系。

下一步,信息工程学部将立足本次研讨共识,加强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顶层设计与路径规划,明确课程的总体目标与阶段性任务,在此基础上,构建“通识基础+专业模块”的课程体系框架,并着手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与评价方案。同步启动教学资源开发与师资能力提升计划,并计划通过试点教学积累经验,最终实现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在全校范围内的稳步推进与提升。